在我讀小學的時候,就在課文里了解到了那條修建于晚清時期的京張鐵路,雖然當初年少懵懂的我并不知道這條路的修建在那時候的條件下要歷經怎樣的艱難,但是從那時候起,我就對意義非凡的京張鐵路以及那名叫詹天佑的設計師充滿敬仰。隨著年齡和知識的增長,我才知道,原來如今隨處可見、縱橫交錯、四通八達的中國鐵路,最早卻是源于清朝末年師夷之技的洋務運動,可想而知,在滿清高壓政策下,在閉關鎖國的封建末日,在列強侵襲的凄風苦雨中,這段鐵路的建成和使用是多么的不易。
很榮幸,我于成年之后如愿成為新時代中國鐵建隊伍中的光榮一員!今年是偉大中國共產黨的百歲華誕,前段時間,我不僅嚴格按照單位部署參加了黨史專題學習教育,閱讀了一些列黨史類著作資料,對我黨百年洗禮的波瀾壯闊歷史有了更深層次、更全面的了解。同時,我也深知,中國的鐵路也是在劈波斬浪的艱難險阻中經歷了不同的歷史時期,終于在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下一步步發展壯大至今的,這同樣是一部值得回味和瞻仰的厚重歷史。
清朝著名學者龔自珍在他所著的《定庵續集》里說道:“欲知大道,必先為史?!蔽易鳛橐幻F路人,怎能不對我國的鐵路歷史有深入宏觀的把握?更何況在今年這個特殊的年度,我們更應結合慶祝百年建黨主題,致敬中國鐵路在共產黨領導下的櫛風沐雨。于是,我帶著對中國鐵建的獨有情懷,翻開了這本由民國時期的著名愛國學者謝彬所著、河南人民出版社于2017年3月出版的精裝版《中國鐵道史》,滿懷敬畏的去回望中國鐵路的滄桑歷程!
這部書以簡練質樸、又大氣磅礴、飽含深意的語言以及流水行云一般的行文,敘述了我們中國鐵路交通從無到有、從弱到強的發展歷程。全書共涵蓋十六個章節,細致地介紹并深入評論了新中國成立以前歷史各個時期中國鐵路交通的建設與應用,全面系統地反映了中國鐵道事業的艱難起步與初步發展。從一名基層鐵路職工的角度來閱讀此書,再結合我們如今中國鐵路運輸飛躍式進步的堅實步履,不禁感慨萬千!
跟隨著作者的筆鋒,我仿佛穿越時空,化為一名歷史隧道中的漂移者,如同第一視角般地看到了一段一段縱橫于歷史長河中的老鐵路!1840年,相信每一位學過歷史的中國人,都對這個特殊的年份在心中泛起一股酸楚!那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更是中華民族苦難的開始,那一年,還沉浸于天國物產豐厚的春秋大夢中的滿清王朝,被搭乘了工業革命快車的西方列強用噬人心骨的鴉片和無堅不摧的利炮打開了緊閉的國門,從此山河凋敝,民不聊生??嚯y往往伴隨著覺醒,從魏源睜眼開世界,到林則徐虎門銷煙,再到洋務運動中學西用,一群早期的愛國志士苦苦探尋著挽救民族于危亡的道路,而鐵路也就是在愛國志士的推進求索中開始登上中國歷史的舞臺。最早是在1875年,英國列強通過不平等條約強租租界,在上海鋪設了的吳淞鐵路是中國境內歷史上第一條營運鐵路。我在書中讀到,當時的中國人對于從未見過的火車這種龐然大物充滿了恐懼。直到洋務運動興起,在多方力量的推動下,從清政府主辦、英國人設計的唐胥鐵路到由中國人自主設計的京張鐵路,中國鐵路得以翻開了近代史上的新篇。盡管如此,鐵路火車依舊被腐朽封建的滿清政府視為所謂“奇技淫巧”,甚至出現過馬拉火車的滑稽畫面。
辛亥革命的炮聲,推翻了封建帝制,也開啟了中華民族的歷史新篇。1912年,中華民國宣告成立,臨時大總統孫中山前無古人地提出了鐵路建設計劃,但民國時期,中國鐵路的發展依舊曲折,多數鐵路為列強控制,在加之內憂外患,戰爭頻仍,鐵路運輸舉步維艱。書中有這么一段記錄,讓我讀完不禁潸然,我國橋梁專家茅以升自行設計、建造的第一座雙層鐵路、公路兩用橋錢塘江大橋于1937年落成,然而竣工不到2個月,淞滬戰場失利,杭州城被日軍攻陷。為了切斷交通樞紐,茅以升不得不親手炸毀了這座鐵路大橋......塵封舊事,總是那么的不堪回首。書的末尾有兩個附錄,一個是民國時期孫中山先生中國鐵道建設計劃,從這份計劃中我除了看到了中山先生在鐵路規劃層面上的先進理念,我還感受到了一種壯志難酬的凄涼。另一個附錄,則是作者精心編纂的當年全國各路站名里程總表,透過這個密密麻麻的表格,我仿佛看到了盤旋蜿蜒的鐵軌交錯在山川大河間,承載著中華民族千百年的希望,探索著一個泱泱大國的未知未來.......
作者謝彬先生于1948年與世長辭,我猜想,他一定懷著對中國鐵路美好未來的希冀和不能親眼見證鐵路事業新篇章的遺憾??勺鳛楹髞砣说奈覀儏s知道,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鐵路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發展速度可謂一日千里。自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一代又一代的鐵路人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高歌猛進、披肝瀝膽,在無論是鐵路建設還是運輸方面都取得了長足進步,生活在新時代的我們對鐵路發展帶來的饋贈有目共睹。
如今,中國鐵路的無論是里程還是時速都已在世界上占據遙遙領先的地位。無論是青藏鐵路那穿越雪山凍土的神話,還是高鐵飛馳、縱然千里依舊朝發夕至的奇跡,無一不向世界宣告著古老中華民族的崛起和復興。時光如水日月如梭,轉眼間已是百年,作為站在歷史交匯點的鐵建員工,我重溫中國鐵路歷史發展進程,自豪感油然而生。但我深知,我們的鐵路事業前路依舊征途漫漫,未來挑戰與機遇并存,我們新一代的鐵路人必須不忘初心,繼往開來,努力奮進,才能推動鐵路事業再創輝煌!